河南登封中岳嵩山少林小龙武术学校 - 45年专注文武教学
免费电话
当前的位置:首页>>优秀学员>>今日《郑州日报》文体新闻版头题报道少林小龙武校竞训套路代表队学生何垭梅的武学逐梦之路

今日《郑州日报》文体新闻版头题报道少林小龙武校竞训套路代表队学生何垭梅的武学逐梦之路

日期:2025-06-20 来源:嵩山少林小龙文武学校 阅读:52

  2025年6月18日《郑州日报》文体新闻版头题发表“郑州功夫奇遇记”系列报道《剑穗上舞动的青春》的文章,报道了少林小龙武校表演部竞训套路代表队王伟教练班学生何垭梅的武学逐梦之路。本公众号予以全文转发,以飨读者。

  功夫郑州奇遇记系列报道

  剑穗上舞动的青春

  “我剑何去何从,爱与恨情难独钟!我刀划破长空,是与非懂也不懂……”从巴山蜀水来到嵩山脚下,女孩何垭梅用汗水与坚持开启了一段刀剑如梦的“武侠”之旅。

微信图片_2025-06-20_205830_005.jpg

  何垭梅在训练中

  四川女孩的追梦之旅

  6月16日,登封少林小龙武校的训练场上,15岁的何垭梅剑舞翩跹,剑穗随身形翻转,划出银弧如同梦幻,衣袂带起的风里藏着少女由生涩到从容的自如。

  “失败不可怕,怕的是站不起来!”何垭梅的武术梦萌芽于童年,父母虽身在北京工作,却始终尊重女儿的热爱,并鼓励她“喜欢就去追”。2024年8月,带着对武术的向往,何垭梅来到小龙武校开启了训练生活。

  初到武校,孤独感如影随形,但父母的鼓励温暖着她。学习中,她主动向同学请教,观察教练示范,训练时专注跟练,休息时主动融入,用“狠劲”融入集体,不到一个月便适应了新的环境和生活。

  从初入新环境的迷茫,到赛场上斩获荣誉;从对动作细节的反复打磨,到学会在集体中理性成长;从巴山蜀水到嵩山脚下,这个四川女孩用汗水与坚持,开始在学武之路上写下属于自己的注脚。

  拼搏与努力破解瓶颈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武术之路从不是浪漫的幻想。在少年规定拳的学习中,旋风脚与弓步的衔接让何垭梅吃尽了苦头,“起跳时总觉得重心不稳,后腿蹬不直,教练说像‘踩棉花’。”

  为了纠正动作,她认真学习上步和起跳的方法,经过不下百次的练习,终于掌握了动作诀窍。

  “剑穗总缠在手上,动作一快就脱节,像条‘调皮的蛇’。”潇洒飘逸的长穗剑,给她带来新的挑战,教练王伟耐心讲解动作路线,提醒她注意动作连贯性,一气呵成破解瓶颈,之后经过半个月的加练,剑穗终于如灵动的银龙随身舞动。

  2024年11月,在校外的一次比赛中,何垭梅凭长穗剑与华拳的出色表现捧回一银一金两块奖牌。“武术教会我的,是永远向前看,自己的路,要靠自己一步步踩出来。”她的拼搏与努力里,藏着新一代少年对梦想的执着与清醒。

  剑穗舞动相伴青春与成长

  “摆头要快”“转胯时膝盖朝正前方”……细节决定成败,对细节的追求加深了对武术精神的理解,何垭梅对细节的苛求从训练场渗入生活,整理内务时被子叠成“豆腐块”,写作业时字迹工整如武姿端正。

  学武半年,何垭梅的成长远超武术本身。她学会了主动沟通交流,在训练中为队友纠正动作,甚至帮忙调解同学间的小摩擦,“以前毛毛躁躁,现在遇事会先想‘教练会怎么分析’,慢慢就冷静了。”

  谈及未来,何垭梅目标清晰:“先考国家一级运动员,再考体育大学或军校。”当被问及“是否觉得比同龄人苦”时,她摇头笑道:“不苦,因为我喜欢武术。特别是每次学会新招式,看到剑穗在空中划出好看的弧线,觉得一切都值了。”

  夕阳漫过训练场,何垭梅收剑入鞘,剑穗垂落如瀑。这个15岁的女孩,在半年多的时光里,不仅学会了多种武术套路,更懂得了成长的真谛——像打磨招式般雕琢自我,在集体中学会包容,用主见与坚持书写属于自己的未来。

微信图片_2025-06-20_205837_501.png

  本报记者 袁建龙 汪永森 文/图




(声明: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

  • 课程为实用而生

    中国研发“为实用而生”课程体嵩山少林小龙文武学校!

  • 证书含金量更高

    中国颁发双认证行业嵩山少林小龙文武学校!

  • 学费更具性价比

    更具性价比的嵩山少林小龙文武学校,不收额外费用!

  • 就业率业内更高

    全国各地就近分配工作,入学即签订就业协议!